-
台北市內湖「領航家國際廣場」對外招租
2022年領航家投資興業購買長虹建設位於台北市內湖行善路的整棟辦公大樓,周邊包括緯創、萬海、三商美邦、和潤、威剛等知名企業,都已進駐,為總部設址首選。
台北市內湖「領航家國際廣場」對外招租
-
個人交易自住房地享有400萬元免稅額租稅優惠3要件
財政部高雄國稅局表示,依所得稅法第4條之5第1項第1款規定,個人交易房屋土地同時符合下列3個要件者,得在按同法第14條之4第3項規定計算之課稅所得新臺幣(下同)400萬元內免納所得稅,超過400萬元者,就超過部分按稅率10%計算應納稅額:
(一)個人或其配偶、未成年子女辦竣戶籍登記、持有並居住於該房屋連續滿6年。
(二)交易前6年內,無出租、供營業或執行業務使用。
(三)個人與其配偶及未成年子女於交易前6年內未曾適用本款規定。
個人交易自住房地享有400萬元免稅額租稅優惠3要件
-
建照核發 住宅占比首見跌破5成
房市政策持續緊縮,住宅市場交易動能降溫,開發商開發重心轉向興建商業及工業地產,新建不動產結構持續往商業、工業地產傾斜。今年前四月全台建築物建照核發住宅類的占比首度跌破5成,甚至還低於金融海嘯後的2009年,以及房地合一稅實施的2016年這兩個房市景氣谷底。
建照核發 住宅占比首見跌破5成
-
台塑拍板 9月移師內湖新總部
因應台塑敦北總部都更案邁入最後規畫階段,台塑企業內湖臨時新總部搬遷作戰正式拍板。據悉,考量維持集團穩定運作,並兼顧總部4,600名員工龐大陣仗,原則採行設備先行,並由四大公司、總管理處將旗下單位劃分二個可全能運作小組,於9月中旬起展開為期一個月、兩階段的挪移大作戰。
台塑拍板 9月移師內湖新總部
-
長虹攜新紡建內湖商辦 單價挑戰三位數
看好辦公市場,長虹(5534)再度加碼搶地!今(6)日與新紡(1419)同步公告,長虹和新紡旗下子公司新光資產管理、新福開發,簽訂台北市捷運西湖站旁內湖路一段、內湖四小段土地的共同合作興建契約,預計斥資40億元興建辦公大樓;未來長虹將可分回33.97%,新光資產開發及新福則可望分回66.03%。依目前辦公行情每坪最高逾90萬元估,未來辦公單價有機會挑戰三位數。
長虹攜新紡建內湖商辦 單價挑戰三位數
-
內湖商辦 躍居全台交易熱點
全台不動產市場吹冷風,但台北市內湖科技園區的商辦市場,不只是在逆風階段成長,更躍居全台交易熱點,第一季成交金額就達61億元,占全北市的73%之多,在市場貨源供不應求下,買家已從成屋市場,一路買到預售市場,為過去少見。
高力國際業主代表服務部董事黃舒衛表示,今年第一季商用不動產投資市場,金額最高的是崇越購買西湖段預售辦公大樓,總金額達54億元,拆算每坪單價超過90萬元,為目前內科最高價。
內湖商辦 躍居全台交易熱點
-
出售繼承取得房地 可能要報房地合一稅
很多民眾誤以為只要是繼承取得的房屋、土地,事後出售時就不用申報房地合一稅,國稅局指出,實際上,是否會被課稅,取決於被繼承人取得房屋、土地的時點。
財政部高雄國稅局表示,個人自2016年1月1日起交易房屋、土地,應課徵房屋土地交易所得稅(房地合一稅)。但考量繼承人取得房屋、土地的時間及原因並非其所能控制,財政部規定納稅義務人2016年1月1日以後交易因繼承取得的房屋、土地,如符合相關情形,不算房地合一稅課稅範圍。
出售繼承取得房地 可能要報房地合一稅
-
一站式購足 內湖舊宗段 汽車生態系成形
北市內湖舊宗段汽車營銷生態體系成形!台灣SKODA經銷商尚騰汽車斥資逾四億元打造全新內湖旗艦展示暨服務中心,將於年底完工開幕,尚騰執行長吳睿弘表示,雙B、奧迪及保時捷等多數豪華車品牌均已進駐內湖,區內還有洗車、中古車、汽車用品百貨店林立,儼然已形成車主一站式購足的完整商圈。
一站式購足 內湖舊宗段 汽車生態系成形
-
世界明珠A棟啟售招租 總銷破百億
戴德梁行30日宣布,取得南港輪胎舊廠開發案「世界明珠」的A棟獨家租售代理權,每坪開價140萬~150萬元,估計總銷規模破百億元大關,租金行情將挑戰每坪月租4,000元區域新高。戴德梁行董事總經理顏炳立表示,「世界明珠」有機會再刷新南港商辦租售行情新高紀錄。
戴德梁行董事李育銘表示,目前「世界明珠」住宅部分銷售已近7成,商辦中的H棟已被聯強於2019年買下12個樓層,迄今整棟已完銷。
李育銘表示,接下來戴德梁行負責對外銷售和租賃的A棟,總量體約12,170坪,樓高27層樓,單層面積約550坪,公設比僅36%,為南港最大的開發案,預計2025年上半年完工。
世界明珠A棟啟售招租 總銷破百億
-
台北生技園區 年產值拚500億
台北生技園區 年產值拚500億
30日啟用 首件聚焦生技產業聚落的BOT案,將連結科技園區,打造台北為科技大城
台北生技園區(Taipei Bioinnovation Park)30日啟用,台北市長蔣萬安表示,這是台灣首件聚焦生技產業聚落的BOT案,預計進駐醫療企業超過35家,可帶來500億元產值、3,000個工作機會,預期隨產業鏈成形,科技園區的連結,將打造台北成為科技大城。
台北生技園區 年產值拚500億
-
Q1商用不動產交易 掉六成
今年第1季商用不動產交易140億元,年減約六成,為近四年新低,土地市場更慘,交易量跌落近十年低點,交易量僅163億元,是近十年來排名第三低成交量、也是近七年新低紀錄。以土地交易來看,只剩精華地段土地買氣仍然保持旺盛。
Q1商用不動產交易 掉六成
-